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05日 星期五

    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辽宁: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作者:刘勇 孙大卫 隋文锋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05日 14版)

        数据来源:辽宁省委宣传部

        摄影:赵敬东 周福刚 随文锋 郑磊

        扫码浏览辽宁重点新闻

    工业摇篮

      叩问初心,知其所来。

      辽宁,共和国工业摇篮。从第一炉钢水倾泻而出到第一台国产机器人惊艳问世;从第一枚金属国徽高悬天安门到第一个国产CT研制成功;从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翱翔蓝天到第一艘航空母舰劈波斩浪……这里,曾诞生新中国工业史上1000多个第一。

      辽宁,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为新中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立下卓越功勋。

      对辽宁,“工业基地”四字,既是无上荣耀,也是使命担当;既是物质宝库,也是文化积淀;既是坚实基础,也是未来希望;既是深烙于中国工业文明的红色印记,也是激励着辽宁人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转型蝶变

      立足当下,明其将往。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辽宁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必有新担当、新作为。

      辽宁省委、省政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努力形成营商环境好、创新能力强、区域格局优、生态环境美、开放活力足、幸福指数高的振兴发展新局面。

      以其之“优”、尽其之“能”,融入大局、服务全局。东风浩荡送春来,辽宁蝶变正逢时。

      又是一个春天,又是新的起点。

      辽宁,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这座钢铁“巨鼎”,在三月暖阳的笼罩下熠熠生辉。

      走进这里,壮阔的历史画卷,火红的岁月激情,扑面而来。带着辽宁印记的1000多个“新中国工业第一”直入眼帘。流淌着辽宁温度的第一炉钢水,承载着辽宁梦想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第一艘轮船,为中国装备打下坚实基础的第一台机床、镗床、万能钻床……在这6万平方米的空间里,中国工业史娓娓道来,辽宁篇章厚重精彩。

      走出这里,好似打开了振兴发展的窗口。放眼今天的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生动画面和宏大场景令人心潮澎湃:华晨宝马第300万辆国产新车成功下线、新松机器人在生产机器人、全国首台一体化石油管道压缩机即将下线……世界级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石化产业基地、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正拔地而起。

      辽宁,一片浸润着浓浓工业血脉的土地。“工业基地”这四个字,既是无上荣耀,也是使命担当;既是坚实基础,也是未来希望。

      工业兴,则辽宁兴。对此,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深深牵挂。

      “东北地区工业结构比较单一,传统产品占大头、‘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居多,这种状况改变得越快越主动。”

      “下决心振兴辽宁工业,再创辽宁工业辉煌。”

      “重点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工业体系。”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辽宁把脉开方。

      辽宁省委、省政府深刻领会、实干作答。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把辽宁发展放在两个大局中来考量,放在新发展格局中来谋划,展现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开创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生动画面和宏大场景。

      辽宁着眼大势、把握趋势、立足优势,心怀“国之大者”,以其身之“优”,尽其身所“能”,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在把握新发展阶段中抓住新机遇

      推开“十四五”的大门,进入新发展阶段,踏上新征程,面对新机遇,辽宁如何把握“时”与“势”?

      省委、省政府着眼大局开新局,承前启后谋发展。将辽宁之机立于辽宁之基,把物质技术、人才基础等殷实家底作为发展的“动力源”。

      国之长子,场景丰富。

      沿着本钢特钢厂的楼梯拾级而上,展板上本钢援建其他省份钢厂的轨迹清晰可见。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不仅本钢,辽宁“给全国出机器,给全国出专家”尽是“倾囊相助”“带土移植”。

      “一五”计划时期,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基之战”的156个工业项目,有24个落户辽宁。辽宁曾为新中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立下卓越功勋。

      这一基因始终延续。如今,辽宁产业门类的完整性居全国领先水平。全省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00余家,装备、冶金、石化等优势产业在国内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些产业数字化的场景资源优势和数字产业化的数据资源优势就是辽宁谋出路的最大本钱。

      山海关外,物阜民丰。

      这里是“环太平洋成矿带”北缘。辽宁的菱镁、硼、铁、金刚石、石油等储量丰富全国居前。

      地理区位,优势独具。

      从高空鸟瞰,这里恰是祖国雄鸡版图的咽喉。全国之北,却是东北之南,跨越黄渤两海,是东北地区唯一出海通道。从世界俯瞰,这里地处整个东北亚中心,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门户,是“一带一路”建设中规划的重要省份。路网四通八达、航线遍布全球。

      人悦其行,物畅其流。

      深冬,随着首发京沈高铁的鸣笛声,从沈阳到北京的时间缩短为2.5个小时。这声长鸣还在天际盘旋,辽宁将同时全面启动3个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消息又传出。这里已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高速公路县县通,基本实现高铁市市通,高铁里程达2092公里、高速通车4331公里,稳居全国前列。全省机场开通国际国内航线567条,货物可从这里的8个民航机场、6大海港、13个开放口岸运往全球。

      科教大省,精英荟萃。

      2020年,中国的“上天入海”之举,至今令世人惊叹,其中不乏辽宁的身影。来自辽宁的碳化硅复合材料助力“嫦娥五号”探月,取回“天外样本”;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发的“海斗一号”四次下潜万米探寻马里亚纳海沟。

      在这里坐落着1652家科研机构、1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仅两院院士就有56位。此外,还有分布于各行各业的数百万产业技术工人,在为发展储备“第一资源”。

      坚实基础源于长期积累,不可替代也不可复制。家底厚植、潜能激活,存量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新发展阶段的辽宁令人充满期待。

    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展现新气象

      3月1日,辽阳石化装置车间内工作人员正紧盯操控屏幕上的数据指标。通过关键技术研发攻关,辽化已完成渣油加氢装置催化器更换,目前产品纯度达到了99%以上,品质跻身国内一流水平。以创新为核,辽化在大环境并不理想的情况下实现逆势增收。

      行动之变,始于思想之变。正是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才让百年辽化焕发新机。

      而这一幕仅是辽宁扎实践行新发展理念、激活振兴潜能生动画面中的一帧。

      2020年11月13日至17日,世界舞台的“聚光灯”投向辽宁。

      首届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沈阳举行。短短5天,137个大项目成功签约,3805亿元巨量投资澎湃注入。通用电气、华润、中软国际、腾讯……一批“世界500强”“民企500强”抢滩布局。

      “辽宁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急需以‘智’赋能,这是共同发展的窗口。”海外投资者言语真诚。

      “这里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人才资源、配套能力,在辽宁有事可干,也能干成事。”本土企业家信心满满。

      资本的嗅觉最为灵敏,投资者抛出的橄榄枝,正是辽宁转型升级的最好佐证。

      瞄“新”而动。制造业是技术进步的主战场,通过升级生产设备、提升产品品质、增强研发能力,让新技术为“老字号”充电,未来的市场将更广阔。

      抓住主线。协调是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唯有深入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产品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才能让辽宁产业与市场无缝对接、焕发新生。

      向“绿”挺进。把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项目“减”下去。“十三五”期间,全省化解和淘汰钢铁产能602万吨、煤炭产能3857万吨。把好典型树起来。2020年,辽宁29家企业(园区)、4种产品入选国家第五批绿色制造名单。

      敞开怀抱。开放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去年,克服疫情影响,辽宁民企进出口总额仍保持增长,且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占总额的55.7%,同比增长0.5%。

      优势共享。辽宁龙头企业众多,不少领域“众星拱月”。该地区结合实际积极搭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平台,共享人才、研发、渠道等资源,形成发展合力。

      转身虽然艰难,但只要步伐坚定,未来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作出新贡献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

      面对如此“时”“势”,辽宁怎么办?辽宁怎么干?

      辽宁省委、省政府方向明确、思路清晰:将“维护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为国家战略提供支撑”,作为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在未来5年,辽宁将以“智”赋能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变“粗”为“精”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发力“两化融合”,建成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整机装备研制基地、全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区等,打造一批领军企业和标志产品,展现新发展阶段的新气象。实现这些目标,必须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的理念,以项目建设的大突破带动发展大提速。

      产业发展不仅是产业自身的问题,还需要成长壮大的土壤。这就是营商环境。

      辽宁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振兴,并以全面振兴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挖掘优势潜能、积极做好自己的事情,积极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发挥一域在双循环中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承担好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政治使命,并将其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有机结合,谋划高质量项目群,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为全局贡献“辽宁之为”。

      畅通新发展格局中的“辽宁段”,需“硬”支撑、“软”环境,双道开车、同频共振。

      在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上,辽宁将“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取得新突破”,置于“十四五”期间七大新突破之首。

      在辽宁人看来,好的营商环境,就是四句话: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

      扭转印象的治本之策唯有改变自己,下好这盘先手棋,没有旁观者,也没有局外人。

      辽宁的过去,每一次成长都是在“大局”中顺势而为。

      辽宁的明天,同样有能力、有信心,乘着浩荡东风,驶向胜利彼岸。

      (刘勇 孙大卫 隋文锋)

    (广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